秋季通常是蔬菜和農作物成熟的季節,也是反季種植的時候。但秋冬季節,容易出現連續的陰雨天氣,連續的陰雨天氣會給棚室蔬菜生產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。如果大棚內濕度過大,有利于多種病害的發生和蔓延;光照減弱,溫度降低,又會抑制蔬菜生長。因此,秋末和冬季,棚室管理的重點應該轉移到溫濕度管理上來。
扣棚后,設施內溫度較高,同時極易形成高濕的環境,而高溫高濕為病害的發生和蔓延創造了有利條件。生產中,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降低棚室內的濕度。當然,結合起來效果更佳。
1、用無滴膜覆蓋
棚室由于內外溫度的差異,棚膜結露是不可避免的。普通塑料薄膜表面結露分布均勻,因而滴水面大,空氣濕度增加。
采用無滴膜后,表面雖然結露,但水珠沿膜面流下,滴水面小,濕度明顯降低,且透光性能好,有利于增溫降濕。
2、覆蓋地膜
采用地膜覆蓋可以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,且可以減少灌水次數,是降低棚室內空氣濕度的重要措施。
例如在棚室內采用大小壟距相間、地膜蓋雙壟的辦法,澆水時沿地膜下的小壟溝流入。
地膜阻止了水分的蒸發,也就防止了澆水后棚室內空氣濕度的大幅度提高。
3、合理密植
棚室內定植密度切勿過密,以利于通風透氣,降低空氣濕度。
4、通風換氣
放風是排濕的主要措施,一般應在中午前后氣溫高時進行,以放頂風和腰風為主,不能放底腳風,以防棚室溫度過低和“掃地風”傷苗。如果棚室內濕度居高不下,而氣溫又在作物生長適溫下限以上,應逐漸加大通風量,力爭使空氣濕度盡快降下來,但通風引起的降溫應以作物不發生冷害為前提。
5、合理澆水
澆水是導致棚室內濕度增加的主要因素。澆水的次數和每次的澆水量,需根據天氣、土壤狀況、蔬菜種類、生長期及生長勢而定,一般應澆小水或隔溝輪澆,切忌大水漫灌。果菜類蔬菜的定植水和緩苗水要澆透,在結果期要供水充足,其他時期則一般不需澆水。在棚室內溫度較低,特別是不能放風通氣時,應盡量控制澆水。一般可在晴天上午10-12時澆水,并配合通風排濕。有條件時,可采用膜下溝灌或滴灌,以減少灌水量和蒸發量。
6、加強中耕松土
在定植后、覆蓋地膜前,澆水后及時中耕松土,可減少蒸發,保持土壤水分,減少澆水次數,降低空氣濕度。
7、升溫降濕
棚室內氣溫每升高1℃,空氣中的相對濕度下降3%-5%。采用升溫降濕方法既可滿足蔬菜對溫度的需要,又可降低空氣相對濕度。當植株度過幼苗期,抵抗力稍強時,澆水閉棚升溫達30℃左右,持續1小時,再通風排濕。3-4小時后棚溫低于25℃時可重復一次。
8、改變用藥方法
菜農用藥以噴霧為主,這勢必會增加棚內濕度。建議晴天噴藥時,在下午三點左右進行,盡量在天黑以前噴完,保證藥液完全吸收。遇連陰天,菜農可以選用全自動噴藥機、彌霧機,并減少用藥量。
如條件許可,采用粉塵法及煙霧法用藥,以避免增加棚內空氣濕度,提高防治效果。
9、減少無效蒸騰
棚室蔬菜生產的中后期,植株蒸騰是室內水汽的主要來源,必須通過及時修整枝蔓、摘心打頂、除去枯老葉,以及拔去弱勢植株等農藝措施,改善植株群體結構,從而降低植株無效蒸騰。
秋冬季節,大棚降溫降濕是管理的重點,也是冬病防治的前提,因此農戶一定要做好大棚的降溫降濕工作,降低大棚蔬菜病害的發生幾率。